咨询
会员头像
CPA100用户7097

一般借款是在2017年12月1日借入的,那是不是要在2017年12月1日开始算还是从2018年1月1日期开始算

44 2023-05-19 10:53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可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老师解答

你好,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是2018.1.1开始计算的这里

2023-05-19 10:53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资料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10课时68253

资料 一般纳税人账税处理汇编(商业企业)

16课时43021

资料 2020年 初级必备考点分享

20课时87675

财务问题咨询

  • 老师
    答疑老师:齐红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回答好评数:1024658 向TA咨询
  • 老师
    答疑老师:王侨
    注册会计师
    回答好评数:1021233 向TA咨询
  • 老师
    答疑老师:唐汨莎
    注册会计师
    回答好评数:1024658 向TA咨询

财务课程

财务课程 财务课程 财务课程 财务课程
免费领取

热门问答

  • 12月份计提公司承担部分少了,因为跨年补报社保医疗基数变了,这样可以放在1月份补计提差额吗
    答:可以的,可以这么做的。
  • 汇算清缴资产折旧怎么填写
    答:汇算清缴资产折旧的填写包含以下几方面: 1.资产名称、使用寿命、已使用寿命、折旧期间。 资产名称指资产在准备折旧时的名称;使用寿命指实物资产预计使用的总期间;已使用寿命指实物资产至折旧时已经使用的期间;折旧期间指计提费用的折旧期间。 2.原值(购买价格)、净值(残值)、减值准备。 原值指加入折旧台账时的原值;净值指折旧结束时的残值;减值准备指折旧期间的减值准备金,即累计减值准备金。 3.本年折旧金额(累计折旧)、减值损失。 本年折旧金额指本年度的折旧额,即累计折旧额;减值损失指累计减值准备金超过折旧结束时的净值的金额。 拓展知识:折旧是会计上常用的一种支出方式,也是弥补资产价值衰减的一种手段,反映资产使用价值的流失,让账务记录实际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它是凭借利率、期限以及到期日等计算出来的,其折旧金额直接决定账户收入和支出的变动。
  • 刚进一家公司财务部做的账是大多数员工(普通员工)注册的相关同类型的公司和其它公司进行交易的账 为什么这个公司不用自己的名义去和其它公司进行交易 用员工注册的公司进行交易 这样正常吗需不需要辞职跑路
    答:这种情况并不是不正常,一般而言,公司会建立自己的子公司来进行交易,从而达到优化财务的管理。由于公司的税收管理等原因,公司会选择注册自己的子公司来进行交易,而这个子公司也有自己的法人负责管理、操作,员工仅是登记这个子公司的身份证书,而不是以工作身份参与子公司的管理。 因此,公司不必辞职跑路,只需要明确员工做的是登记公司的子公司的身份证书而不是参与子公司的运营管理,搞清楚这些,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此外,关于公司的财务部门也需要注意,若发现有员工误把公司的经营范围拓展到其他领域,或者有异常交易发生,公司需要及时处理,确保公司的财务运营是正常的。
  • 个人承包我公司饭堂,我们公司出设备跟电费,其余的菜肉厨师调料都是个人承包出,个人去税务局代开发票给我们,开具什么商品名称的发票呢?
    答:首先,要求个人承包饭堂的发票开具的商品名称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以是餐饮服务类、餐饮外卖类、食品销售类、餐饮服务类、食品生产类等。以餐饮服务类为例,可以开具“餐饮服务费”,“伙食费”等发票,而餐饮外卖类发票则可以开具“餐饮外卖费”,“外卖费”,以及“膳食费”等。若承包方涉及到食品销售类发票,则可以根据所销售的食品种类,结合《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安全标准开具相应的食品销售类发票,如“食用油销售”、“蔬菜销售”等。若承包方涉及到食品生产,可以根据所生产的食品种类,结合《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开具“食品生产费”,“食品烹饪费”等发票。 拓展知识:税务局的发票开具是涉及到税收的一种有效凭证,一般针对实际销售和服务行为而开具。发票开具的商品名称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票商品名称的具体规定》,依据相关类别、品目、规格、型号等内容来确定的,便于在税务管理时核实及对账。另外,发票开具还应注意其他税务管理要求,如发票开具内容是否符合当地实际经营情况,以及发票开具是否符合税务要求等。
  • 科目余额表中,用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收入减去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成本和税金和三大费用和营业外支出,是否就是利润总额,然后用这个利润总额减去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所得税费用是否等于科目余额表中本年利润的贷方余额。所得税费用是否是算出来的利润总额乘以税率
    答:是的,你是对的。科目余额表中的本年利润的贷方余额是由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收入减去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成本和税金和三大费用和营业外支出,再减去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所得税费用来得出的。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方法是由税率乘以税前利润,我们称之为"税前利润乘以税率法"。其中,税前利润即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收入减去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成本和税金和三大费用和营业外支出得出的利润总额;税率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率。 拓展知识:所得税是按照法定税率和税收征收项目,根据企业实际收益情况缴纳的税种。税种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车船税等。企业在利润发生前,一般要支付滞纳金、营业税、营业费用以及增值税等税收费用;利润发生后,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提取所得税。
  • 残疾人的优惠政策,麻烦老师发一下下
    答: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增加收入、减轻支出和改善生活环境。首先,从增加收入方面,政府可以提供残疾人就业、个人小额借贷、技能培训等资助政策。另外,从减轻支出方面,政府可以推出优惠交通政策,如免费乘车等;给予残疾人的医疗补助如住院补贴、报销医疗费用等;减免残疾人的学费等。此外,政府还可以推出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的相关政策,如改善社会环境,让残疾人可以更容易进行活动,如扩大道路宽度,建设残疾人专用公共建筑物,给予残疾人安全、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等。 拓展知识:残疾人权益保护也是政府和社会的重大责任,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维护。具体来说,一是社会的整体发展要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不能仅以物质发展为目的;二是要改善残疾人的就业条件,注重他们精神文化建设,提高残疾人的素质;三是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注重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和发展,如建设残疾人辅助设施,推广残疾人的社会化服务等。
  • 老师好,请问将员工工资做了劳务成本,期末结转是借本年利润,那贷 劳务成本还是主营业务成本呀
    答:答:将员工工资做了劳务成本,期末结转借的应该是主营业务成本。劳务成本一般是指雇用劳动力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等;而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开展主营业务所要支付的直接成本,包括劳务成本、材料消耗、制造成本等。具体来说,劳务成本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时,可分为以下几步: 1、员工工资在发放前,应该结转一部分作为企业的财务费用,期末结转时要作到财务费用的及时结转,以免出现在企业利润中造成损失。 2、期末结转后,劳务成本应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即结转到企业的营业收入中。 3、劳务成本在期末结转时,还应考虑到本期内出现的差额和费用,以便及时收回,避免出现损失。 4、期末结转时,还应搞清楚两个季度之间发生的工资支出,以及本期内支付出去的福利费等费用,以便准确结转。 拓展:劳务成本是企业实施销售和服务活动过程中,必须经济性支付的费用,通常用来衡量企业对劳务方的实际支出。劳务成本可以分为直接劳务成本和间接劳务成本,直接劳务成本是指企业直接支付给劳务方的费用,如工资、保险费、补贴等;而间接劳务成本是指企业聘用劳动力所需要支付的其他费用,如购买劳动用品、仓储费用、劳务管理等费用。
  • 保养服务属于什么服务类型
    答:保养服务是一种常见的服务类型,也称预防服务或维护服务,是针对现有物品进行检查,确保结构、性能及其他安全和可靠性,以及预防损坏和功能失效等重要方面的一种服务。经过定期的维修和保养,可以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提高质量和可靠性,防止各种意外,安全和可靠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保养服务一般分为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日常保养是指消费者自行对物品的日常维护,包括给物品清洁、润滑、稳定、使用等,同时可以观察到物品变化,遇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定期保养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将物品带到家电维修厂进行检查,由专业人员仔细诊断,并给出有效的维修措施。 保养服务对于家电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质量和可靠性,让消费者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拓展知识:保养服务也可以分为软件保养和硬件保养,软件保养是指消费者定期更新系统软件,避免系统故障;硬件保养是指对硬件的清洁、更换等。
  • 社保按最低基数交的,个税申报表工资怎么填
    答:社保按最低基数交的个税申报表工资怎么填?首先,在申报税前,需要将社保按最低基数交的工资记录在相关报表上。在填写报表的工资栏位时,可以把社保按最低基数交的工资填写在工资总额栏位,也可以统一计入专项扣除项目中;把社保按最低基数交的工资单独记录,也可以算作“其他收入”,具体计算可以参考《个人所得税法》与《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此外,社保按最低基数交的工资也可以计入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中,以减少纳税负担。 拓展知识:社保按最低基数交的工资,是指适用于居民的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金的特殊政策,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支持性政策,政府有权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居民个人贡献的社会保障金,实现社会保障金的公平分配。
  • 小规模企业 申报企业所得税的时候 第四行有一个增加的项目 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这个里的金额是指什么金额
    答: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指小规模企业申报企业所得税时的税负减计项。这里的金额是指企业今年取得的特定收入扣除相关费用后所产生的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可以理解为,企业从无形资产取得利润,当今年未达到规定收入标准时,依据特定业务计算所得额填列税负减计项。例如,某企业成立十一年,今年未达到规定的收入标准要求,企业可以根据实际营收金额公式计算:收入金额/十一年均值,然后计算出的金额就是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拓展知识:针对小规模企业,在企业所得税中,税负减计项有:研发费用减计项、企业内部培训费减计项、教育费附加减计项、新三板交易佣金减计项、企业购买电脑设备减计项等,以上所有减计项均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获得减计。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 |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Excel学堂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二维码
微信扫码
加老师在线提问解答

提交成功

快账推出导师计划,现为您分配专属辅导老师,我将全程辅导您的学习,并可领取资料包,一对一跟进学习

扫码加我微信

微信号:15580860597

扫码或加微信号